刘兴鹏 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蓄势破局,勇往直前!哈特瑞姆希望能成为以医生为主导的中国医疗集团先锋引领者~” 2015年5月8日,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正式成立。回忆过往,第一年是懵懂的开始,第二年是不断探索,第三年是初见森林,第四年是积蓄力量,第五年是逐渐聚焦,到了今年第六个年头,哈特瑞姆即有“指南针”定位,也有“路线图”加持,相信将是破局再度出发的一年! 指 南 针 集团愿景与使命 2015年哈特瑞姆刚成立时,我们“电生理七君子”曾七嘴八舌讨论过集团愿景,说实话,当时的我们对整个医疗环境的认识没有现在那么深刻,凭借着热情和直觉一步步往前走。 当医生集团概念火热时,我们没有高估自己,当有人唱衰医生集团时,我们也没有妄自菲薄。因为我们知道,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一直都在,而很多是现有医疗体制内无法实现的。 令我特别自豪的是,哈特瑞姆的专家们,都是踏踏实实为病人看病的医生,不管是技术上,还是服务上,“穷尽一切努力,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这个使命,是大家的集体共识。 今年,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将正式更名为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一字之差,内涵却完全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措呢?是跟我们的愿景息息相关——“成为一家由医生主导,世界一流的心血管疾病医疗与管理连锁集团”。 愿景背后,是我对当下医学模式转变的两点观察和思考: 第一、当下的医疗正在走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伴随着国家对疾病防治关口前移的政策导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等现实考虑,医生们不能像铁路警察一样,只管在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这一段,还要把院外病人的健康管起来,而且最好能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让每个病人一辈子都有人管。 这个过程中,需要护士群体或医生助理参与进来,医生们形成统一战线。她们细心、耐心、贴心的照护病人,及时反馈,长期跟踪管理,给予广大带病生存的患者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在5G技术和可穿戴式心脏监测设备的优势,使得对院外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长期照护,不仅有温度,更有精准度。 第二、当下的医疗正在向数字化医疗转型。包括临床管理数字化、产品研发数字化、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生服务、数字化患者用药服务等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或将极大颠覆医疗行业。这个过程中,工程师、技术运营人员等合作伙伴也将和我们结成联盟。诚如欧洲心脏病学杂志近期的一篇述评所指出的:新时代的精准医疗,首先要给每一位患者都创建一个“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 哈特瑞姆一直坚持在心血管病这一垂直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边界。我们的合作伙伴中,除了医生之外,还有护士、医生助理、人工智能专业的工程师、投资人、运营管理人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医生集团”四个字已经无法代表整个哈特瑞姆团队。此外,基于心脏学科的全流程运营和管理,我们目前还拥有33家合作医院的体系,因此,哈特瑞姆从医生集团到医疗集团已经名副其实,集团的这一愿景,也是未来哈特瑞姆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路 线 图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哈特瑞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理念,我把它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哈特瑞姆心脏病诊疗网络,“两翼”指的是“心脏健康管理”和“心脏人工智能”。 “一体”聚焦医疗本身,类似传统医院践行的医教研,但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哈特瑞姆心脏病诊疗网络比较特殊,除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第一家旗舰医院,还有33家散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层级的合作医院。 在这个“1拖30+”的心脏病诊疗网络中,旗舰医院相当于中央枢纽,负责摸索、定型和输出先进的医疗模式,比如如何实现让心脏介入治疗的成为日间手术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术前筛选及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一套标准化模式,需要结合国情进行非常细致的经验摸索,一旦成熟,则可以迅速复制到合作医院。 “教”的着眼点是积极提倡层次丰富、难易区分的各类心血管领域培训。我特别期待哈特瑞姆心脏学院能持续产出各种优质课程,聚拢一批国内的优秀讲师,培养一批优秀学员,真正成为心血管年轻医生的黄埔军校。 在 “研”方面,我们将依托这个心脏病诊疗网络设计多中心研究,建立医学数据库,把之前只是堆积的数据用起来,而且用好,借力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掘其中的科研价值。 “两翼”则聚焦势能,是哈特瑞姆腾飞的巨大动力,这两部分都将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心脏健康管理,也就是 “心脏病患者终身照护项目”,让慢病管理从医院延伸到了家庭。而且与健康管理产品不同的是,它是从碎片化服务走向了高质量的专属订制服务。因为我们的实时反馈和持续随访,得以让需要的患者不仅减少住院,而且当有紧急情况时,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医疗机构,这样一来,就会逐渐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高效、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而这种模式一旦探索成功,或许能成为3.3亿心血管慢病管理的突破口。 在心脏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不仅要做颠覆性的研究工作,还在探索可持续、可造福老百姓的产业化成果。预计在明年,我们就将会有第一个人工智能产品问世。这里先剧透一下:某人平时经常感觉心慌,但到了医院后,症状消失,心电图也“正常”。此时,他/她只需打开小程序或APP将这份“正常”心电图拍照一上传,很快便知道自己的心慌是否为房颤所致。我们坚信,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人工智能辅助的心脏病筛查将是助力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拐点来临的重要手段。 在“一体两翼”背后,还有个“双循环结构”做支撑。我认为,在未来,医疗网络、患者、数据将是重要的三要素,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三者将构建成一个类“8”的双循环结构。在我们搞心律失常的医生看来,这更像是一个“8字折返“。 哈特瑞姆医疗网络通过健康管理获得患者,患者会因为优质照护重新回到医疗网络中来,形成底部的循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或产品,从医疗网络中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筛查出一大批有潜在风险的患者,再纳入到医疗网络,形成顶部的循环。未来,两个环环环相扣,动态赋能,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就能源源不断产生大量的有形资产(患者)和无形资产(数据)。 内 驱 力 成人达己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40多年,很多群体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但医生这个群体的潜力却一直未能充分发挥。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业态,医生集团这个形态,是医生群体第一次主动参与医改的探索形式。 我深刻的认识到,哈特瑞姆之所以能凝聚一批上到40后,下到80后的医生,而且大家能放下三甲大医院专家的身段,不辞辛苦地到条件比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去帮扶,积极参加集团工作,为当地老百姓认认真真地看病,或许是因为契合了医生群体的一种集体诉求或理想的缘故。而哈特瑞姆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或舞台,让他们去追求内心的价值,阳光的收入和职业的成就感。 有一群不必扬鞭自奋蹄的优秀同事,哈特瑞姆这几年发展迅速,以年度手术量为例,我们从2015年的51台,猛增到了2020年的6473台。5年增加了100多倍。到今年,每周的手术量更是达到了200台以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条来自儒家思想的传统智慧,在过去的日子里让我们受益颇多,也因此让“成人达己”这四个字,深深刻在集团的基因之中。如今,我们的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同道的认可,很多专家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找到我们想要加入集团。而我,经常和新员工或新加盟的专家讲的一句话是:集团“成人达己“的这一理念,实际是有先后顺序的,即首先成就员工或者专家,其后才是成就集团…… 六年转瞬即逝,这一路上,确实有不少挫折和坎坷,但更多是成长和收获。记得著名翻译家,百岁老人许渊冲先生说过一句话:人生何为幸福?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尽其所能,得其所好即是幸福。如果从这位世纪老人的人生总结来看,我深感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走到今天,我看到了清晰的方向和前路,找到了理念一致、并肩同行、且充分信任的亲密伙伴,我坚信,只要坚持发自内心的善意、永不止步的创新、心无旁骛的专注,剩下的就让一切交给时间…… 华颖观点 结合我国医疗服务环境现状,医疗资源分布极其不均,绝大多数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少数一二线城市的大三甲医院,而大三甲医院与县级二级医院的临床水平相差巨大。这与国家“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县”等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均衡的政策相悖。因此,鼓励优质医生资源“多点执业”,通过“医生集团”等市场化的手段,让优质医生资源能真正流动起来向基层下沉,是国家推行分级诊疗等政策的重要手段。 2009年国家卫生部门开始推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及相关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和农村地区执业,增加医生的流动性。2014年中国首家医生集团诞生,之后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特别是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正是成立于这样的大背景下。 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来,哈特瑞姆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6年来,公司的合作医院从1家拓展到30多家,并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第一家自营心脏病旗舰医院。心脏手术量从2015年的51台,增加到了2020年的6473台,今年预计突破1万台。同时,在创新服务方面,哈特瑞姆正在探索心脏健康管理方面的“患者终身照护项目”和心脏人工智能诊疗服务等新医疗模式。 “穷尽一切努力,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由创始人“电生理七君子”创立的哈特瑞姆正坚实的走在成为世界一流的心血管疾病医疗与管理连锁集团的道路上。